2012年12月23日 星期日

[閱讀] 過得還不錯的一年-我的快樂生活提案


這本書引起我的共鳴之處在於,作者對於自己的生活的不滿足感─「我的人生就只能這樣了嗎?」然後自己回答:「對!就只能這樣了。」你是否也有這種感覺─生活似乎什麼都不缺,但是又好像缺少了什麼。作者以這個疑問做為開頭,開始思考是否能讓自己的生活為快樂、讓自己更知足,珍惜現在所擁有的,尋求更快樂的人生。

        作者提出了兩個問題。第一,自己是否能更快樂?第二,什麼是快樂?第一個答案,快樂的程度可藉由某些行動,激發出快樂的頂峰或低谷。第二個答案,快樂的定義因人而異。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快樂」是我們追求權力、金錢這些事物的終極目標。追根究底,我們所追求的一切,都只是想讓我們自己更快樂而已。

        接下來,便是快樂專案的執行層面。作者採用美國開國元勳富蘭克林的「美德表」,作為檢視自己是否有達到目標的參考。同時也提到,「美德表」的有用之處,在於「資訊的易得性」。研究顯示,心智往往在我們沒有察覺或刻意控制之下,無意識間形成判斷、動機、感覺等關鍵工作。而你腦中有多「容易想到」,也越容易提醒自己。作者最後提出了一個一年期的快樂專案。每個月都有幾項目標要達成的目標,直至年底看自己達成了多少,檢視自己有沒有變得更快樂。

        由這十二個月的目標,大略可以看出快樂來自幾個面向。

首先是活力。運動或是表現得自己很有能量有助於快樂的提升。一般人所認知的只有情緒會帶動人的行為,但事實上,行動與情緒是相輔相成的。藉由正確的行動,也可以帶動我們快樂的情緒。

第二,快樂來自於成長。這也是快樂的矛盾之處。「我們想掌握自己的人生,但不熟悉和非預期狀況卻是快樂的重要來源。」所以,快樂本身並不見得讓我們感到快樂。因為成長過程中有可能帶來挫折、不安、憂鬱。

第三,做自己。我們必須區分出什麼是感覺好的,感覺壞的,什麼事情是感覺對了。以作者為例,作者本身為法律系出身。但他發現他在空閒時間,不像其他的法律助理一樣會閱讀法律期刊、討論法律議題。他在閒暇之餘,喜愛閱讀。因此他走向了寫作這條路。即使他平常想要有些改變,例如散步、運動,但藉由這些活動,他發覺了自己最愛、「感覺對了的事情」還是閱讀與寫作。從事這些「感覺對了的事情」大大提升了生活的愉悅程度。

在本書的最後,作者深刻體會到了一點:快樂,是必須堅持的。他發現到,抱持著保持快樂的決心,才是真正困難的地方。「沉重容易,而快樂難。」那些我們所認為快樂的人的背後,是用了多少努力以及訓練,才能讓他們的心境如此愉悅平和呢?仔細想想,我們生活中充斥了多少自怨自艾的人。他們又是否努力讓自己快樂?我想,達成「決心表」上的事項,以此掌握自己的人生,便是讓自己快樂的關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