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9日 星期日

[反思] 寫在前頭

這篇想說改變。

有時候際遇是不可思議的。因為一句話、一個故事、一個人,而帶來了沒有想過的改變。
而這份改變是個連續性的過程。A觸動了B,B又觸動了C,continue.

仔細想想,契機由我爸對我說的話開始。而我心裡其實有想過到國外念書這回事,但是心裡又不想再繼續唸電機下去。一時間也找不到自己興趣所在,總而言之是面對著一種想要但又沒有目標的感覺。於是,想到智宇哥出國交換學生這件事,感覺是個在工作與出國念書間的折衷方案。不如也把自己丟在國外,體驗看看好了。藉由交換學生也許可以發現自己是不適合到國外念書。

之後就是剩下兩個目標,托福以及論文口試。
準備托福對當時的我來說是個讓我很焦慮的經驗。但是現在看起來卻是一個改變我很大的時期。
首先該面對的是英文能力的不足。於是我在PTT上找到了送佛計畫(一個教人考托福的機構)。
不同的是,他的托福課程只有九堂課,一堂三小時。跟一般大補習班差很多。而我在這九堂課中,看到了一個準備考試有效率的學習方法,更重要的是我由此深刻了解到了自己主動學習跟被動學習的差別。簡單來說,九堂課中老師只教你方法,但是如何增強實力完全取決在你。而我在準備期間也是翻閱了很多前人的學習經驗以及英文的學習方法。然後把他的方法放入自己學習的過程,實驗適不適合自己。

教材方面接觸了TED。(http://www.ted.com/)
這個網站,裡面有相當多的新知,邀請不同領域的人來演講。這對我的衝擊非常大,因為我真的很少接觸到這些知識,而在我的生活裡也沒有人會提起。第二是上了大陸人所架設的英文學習網站。裡面有很多關於英文要怎麼學習可以增強實力的方法,此外也會針對大陸人在國外所產生的一些文化差異去做探討。我頓時覺得我所在的世界真的是一個封閉的世界,我就這樣低著頭,什麼都不知道的過了好多年。

這些給我的衝擊,讓我開始想嘗試不同的事情。至少不是那麼"宅"的生活(因為我真的很宅,喜歡待在家)。於是又在某些因緣際會下跟了高中同學來了一次古道巡禮。認識了很多不同學校,不同學問背景的人。有學生物、地理、台語文學、地質,各式各樣的人存在。與他們聊天發現自己的生活好封閉,這群新認識的朋友關心著社會上的各種議題,其中也有人寫著非常優秀的Blog。這群新朋友擴大了我的視野,真的很感激他們:)

隨著時間逼近,對於托福考試那種焦慮感越來越大。當時只剩下一個多月的時間,而我當時的聽力方面一直沒辦法突破,閱讀也是不好。那時候我焦慮到很想放棄,情緒很不穩定。而我這個人在煩躁無助的時候都會跑去書店,然後想到當時很夯的一本書"秘密"。我必須說這本書給了我很大的支持。他強調是一個正向思考的力量。讓你有著正面的情緒,從而吸引到正面的結果。簡單來說,"吸引力法則"(但是這本書有很多讓人詬病之處..又是後話了)。之後又接觸到了一些所謂New age的書籍,也是跟你強調正面思考之類的。經過自我實驗的結果就是,我的托福準備計畫邁入正軌,而我的焦躁也的確被降低了,算是向好的方面發展。最後考試也很強運的考得不錯。而經由這次的經驗,讓我開始相信了這股力量。不是好傻好天真的樂觀,而是經歷挫折焦慮,也能保持樂觀心態推動自己的力量。

這些大概就是出國前我的改變。

我也發現到了,改變其實是一個持續累積的過程。以上只是寫出一些我比較記得,帶給我比較大刺激的"糧食"。這中間所接觸到其他的書籍,或是網路上的資源,更是不計其數.....

而我相信,改變還在持續著。


希望在回台灣前,能夠再有所突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